台湾行之阿里山
作者:陈勇 日期:2012-08-11
台湾行之日月潭
作者:陈勇 日期:2012-08-10
台湾行第二天第一站之中台禅寺
作者:陈勇 日期:2012-08-08
7月30日,我们在吃过早餐后就出发了。今天的行程本来是上午去日月潭,下午去中台禅寺。但由于中台禅寺下午12点后要封寺做法会,不再对游客开放。于是我们就先赶往中台禅寺参观。
台湾佛教盛行,建有很多的寺院。导游小胖跟我们说这是一座非常特殊的寺院,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寺庙啊?车过埔里没多久,老远就看见群山之中有一处金碧辉煌、明丽夺目的建筑群,小胖告诉我们,那就是中台禅寺。我先发一张网上找到的中台禅寺的全景图吧。

我们的导游也是一个比较特别的人。他拥有资讯和佛法双硕士学位。原先是做IT的,后来喜欢上了佛法,就去考了佛法研究生,后来在中台禅寺进修了一年。他已经连续17年每年会抽出近一个月的时间在中台禅寺做义工,他是一位素食者。
台湾行第一天之101大楼、士林夜市
作者:陈勇 日期:2012-08-07
在中山公园,可以看到台北地标建筑——台北101大楼。101大楼位于中山公园东南面,原名台北国际金融中心,大楼地上有101层、地下5层,高509米,曾是世界第一高楼,目前为世界第二高楼。

这就是我们今天行程的第五站:台北101大楼。进入大楼后,商场中的奢侈品与我们是无关,但楼内也有我们消费得起的美味。我们找到了位于101大楼B1楼层的美食,那就是鼎泰丰的小笼汤包和蟹黄包,各买一笼品尝了一下。尝过美食后,我们一层一层地上去,一楼为101大道,二楼为时尚大道,三楼是名人大道,四楼是都会广场,我们留在了五楼。位于89楼的室内观景台,其出入口在5楼,可是全票票价为新台币400元,于是想想还是算了,不必登顶远眺了。我们就在五楼的一些标识留了个影。

台湾行第一天第四站之国父纪念馆
作者:陈勇 日期:2012-08-07
在台北市市政府西面,有一座公园,名叫中山公园,公园内矗立着一座巍巍的纪念馆,这就是纪念伟大的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国父纪念馆。它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百年诞辰而兴建。

纪念馆由每边14支灰色大柱,顶起翘角像大鹏展翼的黄色大屋顶,安静地坐落在平地中央,四周丛林、花草、广场围绕,突显建筑物和环境的对比,引人注目,给人第一个感觉是宏伟,很有气势。巍峨庄严的建筑本体,粗犷刚强,朴素中又不失应有的细致,所以国父纪念馆外观宏伟、高雄、简洁、明爽、有力,不但使人产生景仰,也令人感到力与美的结合。
走进纪念馆一楼大厅,迎面就是孙中山先生铜像,中山先生端坐沙发之上,左右有持枪卫兵护卫。台座上镌刻着孙文先生题写的《礼记·礼运》上孔子论述“大同”社会的一段话:“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台湾行第一天第三站之士林官邸
作者:陈勇 日期:2012-08-07
士林官邸原为日据时总督府的园艺支所,台湾光复后,被台湾政府士林园艺实验所接收,1949年在园内兴建招待所,即后来的正馆。士林官邸占地甚广,分为山区和平地两部分,山区约20公顷,为警卫地带,5.2公顷的平地则是蒋家公馆及侍从人员住所。
整个园区古树参天,群花竞秀,景色清幽。外花园种植着蒋介石与宋美龄喜爱的梅树、玫瑰、芒果、杨桃等花木,是当年二人挽手散步的好去处。

被铁栏圈住的内花园,假山奇石围绕水池,池旁有个一人多高的大鸟笼,当年曾饲有文鸟、小黄莺等常见鸟类。导游小胖说,蒋介石最爱临池观鱼,自称“爱养鱼胜过钓鱼”。池子后面的两层瓦顶水泥洋房就是正馆,外墙漆成深绿色,与背后的青山绿树融为一体。
1975年4月5日,蒋介石辞世,永远告别士林官邸。同年9月,宋美龄搭机赴美国纽约,过幽居静养的生活。官邸人去楼空,不复兴盛荣景。
整个园区古树参天,群花竞秀,景色清幽。外花园种植着蒋介石与宋美龄喜爱的梅树、玫瑰、芒果、杨桃等花木,是当年二人挽手散步的好去处。

被铁栏圈住的内花园,假山奇石围绕水池,池旁有个一人多高的大鸟笼,当年曾饲有文鸟、小黄莺等常见鸟类。导游小胖说,蒋介石最爱临池观鱼,自称“爱养鱼胜过钓鱼”。池子后面的两层瓦顶水泥洋房就是正馆,外墙漆成深绿色,与背后的青山绿树融为一体。
1975年4月5日,蒋介石辞世,永远告别士林官邸。同年9月,宋美龄搭机赴美国纽约,过幽居静养的生活。官邸人去楼空,不复兴盛荣景。
台湾行第一天第二站之故宫博物馆
作者:陈勇 日期:2012-08-07
台湾行第一天第一站--野柳地质公园
作者:陈勇 日期:2012-08-07
台湾行第一天
作者:陈勇 日期:2012-08-06
不可爱的小孩
作者:陈勇 日期:2012-08-06
文/闾丘露薇
做节目,我们请来了一对来自上海的母子。孩子十岁。因为只有一个凳子,我们就让小男孩站在我和他妈妈的中间。这时候离直播还有十分钟,结果才站了不到一分钟。小男孩就不乐意了。冲着妈妈说:“你把位子给我坐。”
他的语气是那样的理所当然,他妈妈看上去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情景,就准备站起来把位子让给孩子。我忍不住了,对着小孩说:“不能够这样和大人说话的,你应该尊重妈妈,要是待会儿让观众看到你坐着而妈妈却站着,大家都会觉得你不乖的。”小孩子想了想,点点头,就不坚持了。
这是个极其聪明的小孩,口齿伶俐,反应敏捷,一上镜头,说起话来有板有眼。他知识面也很广,和他聊天,你会吃惊:怎么应该大人聊的话题。他都能够接上嘴?不过,这样一个聪明孩子,在我的眼里,却一点都不可爱,我总觉得他缺少了什么。
Tags: 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