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怎样做父母
作者:陈勇 日期:2012-07-05
杨东平 口述 ◎周大平 整理
怎样做父母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1919年鲁迅曾在《今天我们如何做父亲》一文中呼吁“救救孩子”,当时的背景是新文化运动,要以割除陈旧传统的方式来为孩子的成长开辟一条新路。斗转星移,近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再来讨论这个话题,又会产生丰富的联想。
近日,北京理工大学文科学部委员、教授、博士生导师杨东平,就这个话题在一次教育沙龙中针对城市的家长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他特别提到,家庭教育在城市是过度了、在农村则缺失了。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非常多的家训、家教经验,但今天许多号称爱孩子的家长之所为,非常典型地违反了基本的教育准则。具体表现包括:
认为在考试分数面前可以牺牲健康。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最新调查,中小学生的日均睡眠时间比国家规定的少了1小时24分钟,在全球范围内排在最后。已经有科学研究证明,睡眠不足是导致儿童肥胖的最直接原因,因为儿童的生长激素主要在深夜的睡眠时间分泌。日睡眠不足9个小时的小学生,发生肥胖的概率是对照组孩子的4倍。
做人教育欠缺,削弱了诚实、正直的人格养成。中国传统的君子之教,培养人知书达理、温文尔雅的教育空间被挤压。
许多孩子没有获得相应的生活自理能力。一些15岁的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还止步于10岁、8岁的状态,离开一直依赖的父母就寸步难行,没有自己作基本判断和选择的能力。
忽视孩子的精神成长。许多家长热衷于让孩子参加各种课外培训班,认为学习好就万事大吉,却没有帮他构建一个充实的内心世界,没有给他一个精神健康成长的方向。
我们与日本作比较就会看到一些差距:日本幼儿园秋冬季节都要求孩子穿短衣短裤,还有幼儿园要求家长准备不同尺寸的包和很多套衣服,以备小孩在不同的场合背不同的包去远足,以及为不同场合的表演换不同的衣服。3年以后,日本小孩上小学时的自理没问题,而中国城市中不少七八岁的孩子还不会系鞋带。
日本的幼儿园不怎么进行知识教育和所谓的综艺教育,而是通过过各种节日,让每个孩子在不同的活动中展示自己,在展示中学会微笑、学会向别人说谢谢之类的礼貌用语,这就是在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
中国的家庭教育究竟缺了什么?
首先,是人格养成这个家庭教育的核心内容在功利面前被逐渐淡化了。
尽管学历和名校有时被看得特别重要,但关键时刻人们还是把好的人品作为首要指标。比如女生家长选女婿,比如企业招聘员工,都会把好的人品放在第一位。家庭教育最根本的是培养一个好人。
其次,性格决定命运。社会各行各业能够有点成就的人,归根结底都不是靠自身有限的知识和高学历,而是靠他们的综合素质或人格特征,即勇气、意志力、坚持、兴趣爱好等等。
再次,情商大于智商。美国有人对1000名成功企业家做过调查,其中大多数人说到自己的成功,一部分说是出于爱好,一部分说是由于坚持。20世纪初,美国还持续跟踪调查过1000名智商在140以上的学生,50年后,其中出现了七八十位成功人士,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都具有比较好的综合素质,他们妥善的为人处世方式、广泛的兴趣爱好、幽默的性格等因素共同支持他们达到了成功的高度。
第四,家庭教育的基本价值在于帮助孩子发展个性和实现自我。评价一个人的家庭教育是否成功,第一要看他青少年时期是否与书为友,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如能与书为友,就可以保证他不会学坏。第二要看他在高中阶段能否形成自己独特的兴趣爱好。若形成,就奠定了他自我发展的基础。
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的,他们对家长的言行举止、处世方式印象非常深刻。其中,父亲对男孩的影响特别重要,会塑造和改变男孩今后的形象和生活方式。此外,女孩形成自己的性别认知,以及对异性的基本判断能力也都是在家庭中完成的。
总之,孩子的人格养成和个性发展主要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对孩子提供的是一般的关注,不可能像家长那样一对一地发现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变化。发达国家的学校,特别注重为一对一的家庭教育留出足够的时间。
今天讨论“怎样做父母”特别艰难,因为在激烈的考试竞争中,很多家长陷入了一种极度焦虑的状态难以自拔。尽管还没有一用即灵的方法帮助家长们改变,但在同样的教育环境中,他们仍然可以有许多不同的选择。
家长能够改变的,是自己那些不正确的教育观和教育方法。首先要淡化分数竞争,不要迎合现在流行的应试教育的评价,尤其在孩子的小学阶段,考多少分真的没那么重要。安徽休宁是一个非常著名的状元县,历史上出过17名状元,现在正在大力打造状元文化,而那17名状元却没有几个人知道他们的名字。
上海曾有位老师对所教过的每一届学生做过长达20年的跟踪调查,发现日后事业有成的,都是当年学习成绩中等偏上的学生。对这个所谓的“第十名现象”的合理解释,无非是那些好学生为了一种评价规范,把自己真正的个性丢失了,这个代价改变了他们的人生。
提到起跑线上的竞争,中国孩子的起跑线已经从高考提前到了幼升小。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起跑线上的秒秒竞争只对刘翔重要。今天很多儿童没有输在起跑线上,却“累死”在起跑线上了。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位面试专家,曾面试过许多到美国考试的中国学生。他认为,对于每一个中国家庭创造的教育奇迹,都要耐心地等待后续篇章的展示。言外之意是想看看这种成功能持续多久。在美国16到24岁的亚裔女性中,华人的自杀率最高,其中麻省理工学院的亚裔本科生的自杀率是全美大学生平均自杀率的3倍。究其根源,他们是在一种高压模式和应试教育环境中形成的人格,缺乏为自己负责的意识,缺乏选择、判断和处理各种问题,以及掌握自己命运的能力。他们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流,又不愿求助于心理医生,因而患上心理疾病的概率相当高。
人生的圆满比某个时段的出彩更为重要。遗憾的是,今天的中国人往往把教育和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且让教育仅仅停留在追求功利、上名校、满足家长虚荣心之类的肤浅层次上。关于幸福,周国平有一个观点:8小时内找到一件自己喜欢且能够干好的事,8小时外找到一个自己喜欢的人并跟他在一起,这就是全面幸福的人生。
这句话实际涉及了教育的两大任务,一是要让孩子的内心有声音,要有自己喜欢的事;二是要让孩子能与人和谐相处,善于交往、合作与沟通,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人。
家长的成功观、价值观需要转变。对于儿童,一是理解,二是指导,三是解放,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高尚的道德情操、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不被淹没的力量。这是鲁迅在“五四运动”当天写的,今天仍然可以作为当代家庭教育的一条准则。
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陶行知提出的“解放儿童”,针对的是封建主义对儿童的束缚。今天已进入现代社会了,但依然值得我们深思:只重视应试教育,会对儿童造成怎样的压制和束缚呢?
中国的家长需要确立平民教育的价值取向。我们已进入一个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今天就应以平常心培养合格的现代社会公民,不要只求出人头地,而要为这个社会尽自己的责任。
当前,我们正在打造一个网络化的学习型社会,因此更有可能摆脱以往一次性学历教育对人的影响。我们已经有网络公开课程,有全世界最好的教育资源,一个人只要愿意学习,完全可以通过终生学习来提高和充实自己,从而实现自我价值。
有一个现象尚未引起家长们关注:很多名人之后都比较普通,没有取得所谓的成功;而且名人作为家长也不要求子女出人头地、成为名人。老舍对子女的要求很低:第一粗通文字;第二不欺负人也不被人欺负;第三有一技之长,可以谋生。儿子舒乙成为中国现代文学馆的馆长,主要做一些文学研究和评论,退休后开始画画,所画的非常个性化的国画,经常提供给公益活动,他是个有丰富色彩的人。
傅雷是家庭教育中严父的典型,其“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的名言我们都耳熟能详,由于对子女要求非常之高,他的家庭教育差一点走向反面,傅雷晚年对此有很多反思。傅雷之子傅聪与今天的郎朗都是天才儿童,都是在家长的“捆绑”下长大的。于是“天才不打他也能成为天才,否则打死他也成不了天才”又成为家庭教育的一个新话题。
叶圣陶的名言“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非常发人深省。孩子都是一颗没发芽的种子,最后长成什么,不完全由家长的意志决定。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个体,善待儿童的最好做法是顺其自然,家长的智慧应该在这里。
首先要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健全的公民,要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有家庭的责任,可以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改变。这是我最想对中国家长们说的。在大环境暂时改变不了的时候,面对“是给孩子提供一个避风港还是第二战场,是让孩子多睡一小时还是多上一门课”的问题,家长们的选择至关重要。
怎样做父母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1919年鲁迅曾在《今天我们如何做父亲》一文中呼吁“救救孩子”,当时的背景是新文化运动,要以割除陈旧传统的方式来为孩子的成长开辟一条新路。斗转星移,近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再来讨论这个话题,又会产生丰富的联想。
近日,北京理工大学文科学部委员、教授、博士生导师杨东平,就这个话题在一次教育沙龙中针对城市的家长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他特别提到,家庭教育在城市是过度了、在农村则缺失了。
输在了起跑线上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非常多的家训、家教经验,但今天许多号称爱孩子的家长之所为,非常典型地违反了基本的教育准则。具体表现包括:
认为在考试分数面前可以牺牲健康。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最新调查,中小学生的日均睡眠时间比国家规定的少了1小时24分钟,在全球范围内排在最后。已经有科学研究证明,睡眠不足是导致儿童肥胖的最直接原因,因为儿童的生长激素主要在深夜的睡眠时间分泌。日睡眠不足9个小时的小学生,发生肥胖的概率是对照组孩子的4倍。
做人教育欠缺,削弱了诚实、正直的人格养成。中国传统的君子之教,培养人知书达理、温文尔雅的教育空间被挤压。
许多孩子没有获得相应的生活自理能力。一些15岁的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还止步于10岁、8岁的状态,离开一直依赖的父母就寸步难行,没有自己作基本判断和选择的能力。
忽视孩子的精神成长。许多家长热衷于让孩子参加各种课外培训班,认为学习好就万事大吉,却没有帮他构建一个充实的内心世界,没有给他一个精神健康成长的方向。
我们与日本作比较就会看到一些差距:日本幼儿园秋冬季节都要求孩子穿短衣短裤,还有幼儿园要求家长准备不同尺寸的包和很多套衣服,以备小孩在不同的场合背不同的包去远足,以及为不同场合的表演换不同的衣服。3年以后,日本小孩上小学时的自理没问题,而中国城市中不少七八岁的孩子还不会系鞋带。
日本的幼儿园不怎么进行知识教育和所谓的综艺教育,而是通过过各种节日,让每个孩子在不同的活动中展示自己,在展示中学会微笑、学会向别人说谢谢之类的礼貌用语,这就是在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
人格养成教育的缺失
中国的家庭教育究竟缺了什么?
首先,是人格养成这个家庭教育的核心内容在功利面前被逐渐淡化了。
尽管学历和名校有时被看得特别重要,但关键时刻人们还是把好的人品作为首要指标。比如女生家长选女婿,比如企业招聘员工,都会把好的人品放在第一位。家庭教育最根本的是培养一个好人。
其次,性格决定命运。社会各行各业能够有点成就的人,归根结底都不是靠自身有限的知识和高学历,而是靠他们的综合素质或人格特征,即勇气、意志力、坚持、兴趣爱好等等。
再次,情商大于智商。美国有人对1000名成功企业家做过调查,其中大多数人说到自己的成功,一部分说是出于爱好,一部分说是由于坚持。20世纪初,美国还持续跟踪调查过1000名智商在140以上的学生,50年后,其中出现了七八十位成功人士,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都具有比较好的综合素质,他们妥善的为人处世方式、广泛的兴趣爱好、幽默的性格等因素共同支持他们达到了成功的高度。
第四,家庭教育的基本价值在于帮助孩子发展个性和实现自我。评价一个人的家庭教育是否成功,第一要看他青少年时期是否与书为友,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如能与书为友,就可以保证他不会学坏。第二要看他在高中阶段能否形成自己独特的兴趣爱好。若形成,就奠定了他自我发展的基础。
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的,他们对家长的言行举止、处世方式印象非常深刻。其中,父亲对男孩的影响特别重要,会塑造和改变男孩今后的形象和生活方式。此外,女孩形成自己的性别认知,以及对异性的基本判断能力也都是在家庭中完成的。
总之,孩子的人格养成和个性发展主要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对孩子提供的是一般的关注,不可能像家长那样一对一地发现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变化。发达国家的学校,特别注重为一对一的家庭教育留出足够的时间。
家长仍然有许多选择
今天讨论“怎样做父母”特别艰难,因为在激烈的考试竞争中,很多家长陷入了一种极度焦虑的状态难以自拔。尽管还没有一用即灵的方法帮助家长们改变,但在同样的教育环境中,他们仍然可以有许多不同的选择。
家长能够改变的,是自己那些不正确的教育观和教育方法。首先要淡化分数竞争,不要迎合现在流行的应试教育的评价,尤其在孩子的小学阶段,考多少分真的没那么重要。安徽休宁是一个非常著名的状元县,历史上出过17名状元,现在正在大力打造状元文化,而那17名状元却没有几个人知道他们的名字。
上海曾有位老师对所教过的每一届学生做过长达20年的跟踪调查,发现日后事业有成的,都是当年学习成绩中等偏上的学生。对这个所谓的“第十名现象”的合理解释,无非是那些好学生为了一种评价规范,把自己真正的个性丢失了,这个代价改变了他们的人生。
提到起跑线上的竞争,中国孩子的起跑线已经从高考提前到了幼升小。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起跑线上的秒秒竞争只对刘翔重要。今天很多儿童没有输在起跑线上,却“累死”在起跑线上了。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位面试专家,曾面试过许多到美国考试的中国学生。他认为,对于每一个中国家庭创造的教育奇迹,都要耐心地等待后续篇章的展示。言外之意是想看看这种成功能持续多久。在美国16到24岁的亚裔女性中,华人的自杀率最高,其中麻省理工学院的亚裔本科生的自杀率是全美大学生平均自杀率的3倍。究其根源,他们是在一种高压模式和应试教育环境中形成的人格,缺乏为自己负责的意识,缺乏选择、判断和处理各种问题,以及掌握自己命运的能力。他们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流,又不愿求助于心理医生,因而患上心理疾病的概率相当高。
确立平民教育价值取向
人生的圆满比某个时段的出彩更为重要。遗憾的是,今天的中国人往往把教育和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且让教育仅仅停留在追求功利、上名校、满足家长虚荣心之类的肤浅层次上。关于幸福,周国平有一个观点:8小时内找到一件自己喜欢且能够干好的事,8小时外找到一个自己喜欢的人并跟他在一起,这就是全面幸福的人生。
这句话实际涉及了教育的两大任务,一是要让孩子的内心有声音,要有自己喜欢的事;二是要让孩子能与人和谐相处,善于交往、合作与沟通,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人。
家长的成功观、价值观需要转变。对于儿童,一是理解,二是指导,三是解放,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高尚的道德情操、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不被淹没的力量。这是鲁迅在“五四运动”当天写的,今天仍然可以作为当代家庭教育的一条准则。
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陶行知提出的“解放儿童”,针对的是封建主义对儿童的束缚。今天已进入现代社会了,但依然值得我们深思:只重视应试教育,会对儿童造成怎样的压制和束缚呢?
中国的家长需要确立平民教育的价值取向。我们已进入一个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今天就应以平常心培养合格的现代社会公民,不要只求出人头地,而要为这个社会尽自己的责任。
当前,我们正在打造一个网络化的学习型社会,因此更有可能摆脱以往一次性学历教育对人的影响。我们已经有网络公开课程,有全世界最好的教育资源,一个人只要愿意学习,完全可以通过终生学习来提高和充实自己,从而实现自我价值。
名人的家庭教育观
有一个现象尚未引起家长们关注:很多名人之后都比较普通,没有取得所谓的成功;而且名人作为家长也不要求子女出人头地、成为名人。老舍对子女的要求很低:第一粗通文字;第二不欺负人也不被人欺负;第三有一技之长,可以谋生。儿子舒乙成为中国现代文学馆的馆长,主要做一些文学研究和评论,退休后开始画画,所画的非常个性化的国画,经常提供给公益活动,他是个有丰富色彩的人。
傅雷是家庭教育中严父的典型,其“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的名言我们都耳熟能详,由于对子女要求非常之高,他的家庭教育差一点走向反面,傅雷晚年对此有很多反思。傅雷之子傅聪与今天的郎朗都是天才儿童,都是在家长的“捆绑”下长大的。于是“天才不打他也能成为天才,否则打死他也成不了天才”又成为家庭教育的一个新话题。
叶圣陶的名言“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非常发人深省。孩子都是一颗没发芽的种子,最后长成什么,不完全由家长的意志决定。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个体,善待儿童的最好做法是顺其自然,家长的智慧应该在这里。
首先要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健全的公民,要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有家庭的责任,可以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改变。这是我最想对中国家长们说的。在大环境暂时改变不了的时候,面对“是给孩子提供一个避风港还是第二战场,是让孩子多睡一小时还是多上一门课”的问题,家长们的选择至关重要。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3133
发表评论
你没有权限发表留言!